揭示古老丧葬习俗源流,中泰学者合作开展悬棺葬人群古DNA研究 | CellPress论文速递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CellPress细胞科学 ▲
交叉学科
Interdisciplinary
悬棺葬是将殓尸棺木高置于临江面海、依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上崖壁、洞穴、裂隙的一种葬俗。悬棺葬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在东南亚乃至太平洋群岛亦有较多的分布。随着自然风化和人为的破坏,悬棺葬遗迹越来越少。作为一种比较奇特而古老的考古文化遗存和丧葬习俗,悬棺葬文化受到了考古学界和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被称之为“千古之谜”。
2020年4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泰国艺术大学(Silpako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合作的该项研究进展,以"A Matrilineal Genetic Perspective of Hanging Coffin Custom in Southern China and Northern Thailand"为标题,发表在Cell Press旗下交叉学科期刊iScience上。
悬棺葬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的40-50年代,从80年代直到世纪末达到了顶峰,其中最为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和介绍悬棺葬习俗的著作要数《中国悬棺葬(CLIFF-BURIAL IN CHINA)》(陈明芳著-四川省民族研究所,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ISBN:7-5366-1977-4)一书。2004年,由香港探险协会Bang Productions Ltd拍摄的纪录片《Mysterious Hanging Coffins of China(神秘的中国悬棺葬)》,在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播出以后,悬棺葬文化再次进入了广大公众的视野。
▲图1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瓦石悬棺葬遗址
▲图2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豆沙关悬棺葬遗址
三国时期东吴沈莹的《临海水土志》中,对浙江南部至福建北部沿海地区的“安家之民”和台湾土著“夷州民”悬棺葬俗的描述:“安家之民,悉依深山,架立屋舍于栈格上,似楼状,居处、饮食、衣服、被饰与惠州民相似。父母死亡,杀犬祭之。作四方函盛尸,饮酒歌舞毕,乃悬著高山岩石间,不埋土中作冢椁也”是我国历史文献中关于悬棺葬俗的最早记载《中国悬棺葬》。年代最早的悬棺葬遗址是有着3,600年之久的福建武夷山船型悬棺,年代相当于我国的商周时期;福建武夷山地区被认为是悬棺葬习俗的发源地,并从该地区传播到了华南其它地区以及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位于川南和滇东北金沙江流域的悬棺葬是我国大陆年代最晚的悬棺葬文化遗存,悬棺葬习俗持续盛行到了明代末期,也是我国悬棺葬遗址分布的西极。在泰国西北部夜丰颂府(Mae Hong Son Province)海拔较高的泰缅接壤山区分布着一个悬棺葬遗址数量庞大的悬棺葬遗迹——邦玛帕(Pang Mapha)遗址群,年代在距今2,100-1,200年左右;著名的东南亚考古学家、泰国艺术大学(Silpakorn University)的考古系主任Rasmi Shoocongdej教授认为,与其它东南亚悬棺葬遗址相比,该遗址群的棺木风格和随葬品发生了重要的演变,可能是对当时本地的气候与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
▲图3 泰国邦玛帕悬棺葬遗址分布图及其照片(右边的两张照片来自Mystery of the Log Coffin Culture (by Karen J. Coates))
在中国大陆沿袭了约三千多年的悬棺葬习俗,虽然明代末期就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在台湾兰屿的雅美人(Yami)和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托拉贾人(Toraja)社区尚保留有此习俗。目前,有关悬棺葬的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比如悬棺葬习俗的起源、人群源流、文化传播和扩散模式,以及族群归属和与现生人群的关系等,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支持悬棺葬人群与侗傣语系人群(Daic)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悬棺的随葬品分析认为南亚语系的孟高棉族群(Mon-Khmer)和苗瑶语系人群(Hmong-Mien)是悬棺葬习俗重要的实施者和传承者,甚至还涉及少部分的中原汉文化(Han Chinese)。
为了探讨这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泰国艺术大学(Silpakorn University,也叫斯巴孔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古DNA(aDNA)分析技术,对来自云南昭通威信和盐津、 广西右江流域(百色市华村)和泰国邦玛帕地区,年代在2,500-660年前的13个悬棺葬遗址共41个人类遗骸样品开展了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研究者发现滇东北的悬棺葬人群母系遗传世系遗传多样性非常高,而泰国北部悬棺葬人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该结果符合悬棺葬习俗在中国南方起源并向南流传到东南亚的观点;有意思的是,不同地区的悬棺葬人群之间共享少数的母系遗传世系G3a1,而且在该世系内部有着完全相同的突变模式,表明不同悬棺葬人群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者将遗传学分析结果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的证据相结合,推测悬棺葬习俗约在3,600年前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如武夷山地区)的百越族群中,他们是现今民族众多的侗傣语系(Daic)族群的先祖;之后,悬棺葬习俗以大量人群迁徙和流动的方式(Demic Diffusion),母系遗传多样性非常高,在广泛的华南地区广泛流传;然而,大约在两千年前(泰国最早的悬棺葬年代),非常少数的悬棺葬习俗传承者(G3a1世系人群)以文化同化(或者叫文化扩散)(Cultural Assimilation)的方式将该习俗大面积传播到了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原住民群体(比如孟高棉民族(Mon-Khmer))中并广为流传。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仅从母系遗传世系的角度做了初步的探讨,对于在华南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群岛广阔的地区流传了三千多年的悬棺葬文化来说,其文化的来龙去脉及其传承者的人群历史可能比较复杂,我们的初探也许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未来用更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悬棺葬人类遗骸样品,从基因组DNA和父系世系Y-DNA等的角度,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将为更全面地展现悬棺葬习俗历史文化面貌提供更加系统的证据支撑。
共同第一作者:
张晓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春梅(助理研究员)
周亚楠(硕士生)
共同通讯作者:
宿兵(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吉学平(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Rasmi Shoocongdej(泰国艺术大学Silpakorn University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的石宏(教授)为本研究前期样品的收集和实验平台的搭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的地理学家和探险队为采集样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团队支持;昭通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香港中国探险协会提供了前期野外探险经费。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原文刊载于CellPress旗下期刊iScience上,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论文
▌论文标题:
A Matrilineal Genetic Perspective of Hanging Coffin Custom in Southern China and Northern Thailand
▌论文网址:
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20)30216-9?utm_medium=wechat
▌DOI: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0.101032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细胞科学